关注、关爱、心灵相通——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
特鲁多的格言:有时去治疗病人,常常去帮助病人,总是去安慰病人。
据了解,目前被人类命名的病种总共有6万多种,其中的60%是自限性疾病,不用医生治疗,病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实现自愈。而有34%的疾病人类束手无策,医生对病人真正能治愈的只有其中的6%。医生不是神,如果我们把敌人看成是疾病,那我们永远都是输家,并且输得惨烈,如果我们的使命是治病救人,那最后那些病人的终极还是走向了死亡,如果我们最重要的本领是诊疗技术,那么我们的本领似乎并不能为我们带来胜利。那我们的使命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敌人到底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本领到底是什么?
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能力。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就不会认为,问病人的名字是毫无意义的,在病人家属极为痛苦的时候,拥抱一下病人家属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会认为,与病人聊与病情无关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在做无用功。我们将重新审视目前所有的工作内容,我们真正看到的、关注的是疾病,还是得病的这个人?
“死亡不可战胜,但爱却可以抚平伤痛;死亡不可战胜,但医生可以尽可能为病人减轻病痛” , “什么是医生,医生是能够帮助他人、博学且值得信赖的人”、“ 医院不能以不死人为目的,而是要帮助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品质。”
影片《心灵点滴》取自现实的真人真事,男主角的申辩,将60年代美国冰冷的医学从深渊中拉出来,在美国的医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电影的主角汉特所倡导和实践的就是对病人的同情、全身心投入、心灵相通和Laughter is contagious(微笑能够感染人)显得如此温暖。他提出的“医生应该治疗人,而不是疾病”的观念促使我们对越来越进步的硬件医疗设施和越来越冷漠的医护人员态度之间的强烈反差进行反思。在国外,那些只和病人聊病情,从来不聊病情以外事情的医务人员被称为“不祥之物”。“能拉近距离的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时间,你花了多少时间与病人聊病情以外的事情,很大程度决定了病人的信任度。”
医患沟通“class”原则:即氛围、倾听、情感、对策、总结。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很多同仁都感觉现在工作很难做,简直就是如履薄冰,如果我们愿意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调整我们的态度,多花时间在和病人的沟通方面,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对于我们的工作肯定收获良多。我们一个跟随患者和科学的发展方向不断调整我们的进步方向,专业知识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很多也是我们要了解的。
供稿人 胡勇